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绿色发展政策动态要闻(2024年7月)

2024-08-02 15:39
860
1.7 2 日)9 部门联合发布《精细化工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7 年)》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生态环境部等 9 部门联合发布《精细化工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7 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旨在引导精细化工产业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发展,为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制造强国提供坚实基础。
        目前,我国精细化工产业安全环保压力较大。精细化工生产多为间歇反应,涉及硝化、过氧化、重氮化等多种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工艺废水含盐量高且成份复杂、难以处理,老旧装置数量逐年增加,存在一定安全环保风险,亟需加快技术改造,提高绿色安全生产水平。
        《实施方案》提出 2 点措施:一是推动技术改造。加快开发本质安全、降碳减污、资源高效综合利用共性技术和成2套装备,动态更新石化化工行业鼓励推广应用的技术和产品目录,鼓励企业加快老旧生产设备、用能设备更新,提升关键环节数字化水平。二是强化标杆引领。推动创建绿色产品(工艺)、绿色工厂、绿色工业园区和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培育园区级、集团级、行业级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和智慧化工园区。《实施方案》设置“安全环保智能化技术提升工程”专栏,明确提出鼓励发展的安全化、绿色化、智能化技术,引导行业提高装置运行效率、绿色安全水平和精益化服务能力。
(相关链接:https://www.gov.cn/zhengce/202407/content_6963524.htm
 
2.7 6 日)生态环境部印发《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管理暂行规定》
        生态环境部印发《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管理暂行规定》。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是以保障生态功能和改善环境质量为目标,实施分区域差异化精准管控的环境管理制度,是提升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水平的重要举措。根据《暂行规定》,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分为省、市两级,以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硬约束为重点。生态环境分区管3控方案应当全面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充分衔接国土空间规划。
        省级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侧重协调性,内容主要包括:全省和各地市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总体目标;全省优先保护、重点管控、一般管控三类生态环境管控单元的空间分布图、面积比例和需要分解到各地市的控制指标;全省和省内重点区域(流域、海域)生态环境准入清单;数字化建设要求等。市级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侧重落地性,根据省级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细化本市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成果,内容主要包括:全市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目标;全市优先保护、重点管控、一般管控三类生态环境管控单元边界、数量和面积比例;全市和各单元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等。
(相关链接: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407/content_6962561.htm
 
3.7 16 日)国家发改委印发《煤电低碳化改造建设行动方案(20242027 年)》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煤电低碳化改造建设行动方案(20242027 年)》。《行动方案》提出到42025 年,首批煤电低碳化改造建设项目全部开工,转化应用一批煤电低碳发电技术;相关项目度电碳排放较 2023 年同类煤电机组平均碳排放水平降低 20%左右、显著低于现役先进煤电机组碳排放水平,为煤电清洁低碳转型探索有益经验。到 2027 年,煤电低碳发电技术路线进一步拓宽,建造和运行成本显著下降;相关项目度电碳排放较 2023 年同类煤电机组平均碳排放水平降低 50%左右、接近天然气发电机组碳排放水平,对煤电清洁低碳转型形成较强的引领带动作用。
        《行动方案》提出了 3 种改造建设方式,并明确了项目布局、机组条件、降碳效果等 3 方面改造建设要求。
         改造建设方式方面一是生物质掺烧,二是绿氨掺烧,三是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改造建设要求方面一是项目布局,项目周边生产要素齐全。二是机组条件。相关机组应满足预期剩余使用寿命长、综合经济性好等基本条件,新建机组须已纳入国家规划。鼓励承担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技术攻关任务、“两个联营”及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配套的煤电机组先行先试。三是降碳效果,分别对 2025 年、2027 年建成投产项目降碳效果提出明确要求。
(相关链接:https://www.gov.cn/zhengce/202407/content_6963202.htm
 
4.7 18 日)生态环境部等 15 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的实施方案》
        生态环境部等 15 部门近期联合印发《关于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有利于引导企业开发生产低碳产品,营造低碳市场环境,也利于引导低碳产品消费,创造低碳产品需求,对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和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实施方案》提出到 2027 年,碳足迹管理体系初步建立。制定发布与国际接轨的国家产品碳足迹核算通则标准,制定出台 100 个左右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标准,产品碳足迹因子数据库初步构建,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和分级管理制度初步建立,重点产品碳足迹规则国际衔接取得积极进展。到2030 年,碳足迹管理体系更加完善,应用场景更加丰富。制定出台 200 个左右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标准,覆盖范围广、数据质量高、国际影响力强的产品碳足迹因子数据库基本建成,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和分级管理制度全面建立,产品碳足迹应用环境持续优化拓展。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因子数据库与碳标识认证制度逐步与国际接轨,实质性参与产品碳足迹国际规则制定。
(相关链接:https://www.gov.cn/zhengce/202407/content_6963353.htm
 
5.7 18 日)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对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做出部署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 2024715日至 18日在北京举行。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对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做出部署,提出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决定提出,聚焦建设美丽中国,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决定提出关于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的一系列重大部署,如实施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财税、金融、投资、价格政策和标准体系”“优化政府绿色采购政策”“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建立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全面转型新机制”“构建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产品碳标识认证制度、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等。决定提出的一系列改革部署,力度大、举措实,将进一步统筹好发展和保护的关系,推动绿水青山的自然财富、生态财富转化为社会财富、经济财富,同时将助推我国新型能源体系建设更加健全,保障碳市场高效运行的基础性制度更加完善。
(相关链接:https://www.gov.cn/zhengce/202407/content_6963832.htm
 
6.7 22 日)国家发改委等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发展节水产业的指导意见》
        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农业农村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发展节水产业的指导意见》。
        《指导意见》部署了五方面重点任务,一是激发节水产业发展动力。落实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强化重点领域节水管理,健全节水法规标准,完善节水市场机制。二是强化节水产品装备供给。推动节水产品装备升级换代,推广先进节水装备和产品。三是创新节水管理服务模式,大力推广合同节水管理等。强化用水计量监测管理,强化数字赋能,促进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与水系统管理技术深度融合。四是发挥龙头企业引领作用。积极培育节水重点企业,在节水设计研发、产品装备制造、工程建设、管理服务等领域形成一批龙头企业,鼓励节水产业集群发展。五是推动节水产业科技创新。
        《指导意见》提出,到 2027 年,节水产业规模达到万亿级别,培育形成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初步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创新为动力、产学研用相结合的节水产业发展格局。到 2035 年,培育一批百亿级龙头企业,节水技术工艺、产品装备制造和管理服务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节水型生产生活方式全面形成。
(相关链接:https://www.gov.cn/zhengce/202407/content_6964005.htm
 
7.7 26 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有关部门印发《数据中心绿色低碳发展专项行动计划》
        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有关部门印发《数据中心绿色低碳发展专项行动计划》。《行动计划》提出,到 2025 年底,全国数据中心布局更加合理,整体上架率不低于 60%,平均电能利用效率降至 1.5以下,可再生能源利用率年均增长 10%,平均单位算力能效和碳效显著提高。到 2030 年底,全国数据中心平均电能利用效率、单位算力能效和碳效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可再生能源利用率进一步提升,北方采暖地区新建大型及以上数据中心余热利用率明显提升。9
        《行动计划》提出 6 方面重点任务。一是完善数据中心建设布局。强化“东数西算”规划布局刚性约束,统筹大型风电光伏基地与国家枢纽节点建设。二是严格新上项目能效水效要求。严格数据中心项目节能审查,加强新建及改扩建数据中心项目节水评价。三是推进存量项目节能降碳改造。推广高效节能节水、信息通信、制冷、照明等设备。四是提升可再生能源利用水平。引导新建数据中心与可再生能源发电协同布局。探索开展数据中心绿电直供。五是加强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支持数据中心探索应用工业余冷和液化天然气气化站余冷等资源。探索数电联营模式,支持电厂为新建数据中心提供电力、蒸汽、水等资源服务。六是推广应用节能技术装备。
(相关链接:https://www.gov.cn/lianbo/bumen/202407/content_6964334.htm
 
8.7 29 日)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印发《关于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若干措施》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印发《关于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若干措施》的通知,《措施》提出,统筹安排 3000 亿元左右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
        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当天举行的专题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赵辰昕表示,在现行政策体系基础上,《措施》大幅度扩大支持范围、大幅度优化组织方式、大幅度提升补贴标准,明确了多领域多方面的加力支持政策。设备更新方面,《措施》在原有的工业、环境基础设施、交通运输、物流、教育、文旅、医疗等 7 个领域设备更新和回收循环利用的基础上,将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范围扩大到能源电力、老旧电梯等领域设备更新,以及重点行业节能降碳和安全改造。消费品以旧换新方面,《措施》将个人消费者乘用车置换更新,家电产品和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旧房装修、厨卫改造、居家适老化改造的物品材料购置等,一并纳入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范围。流程上,《措施》在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方面,简化项目申报和审批流程,切实提高办事效率。消费品以旧换新方面,直接向地方安排 1500 亿元左右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地方自主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
        《措施》提出,对符合条件的汽车报废更新,将补贴标准由此前的购买新能源乘用车补贴 1 万元、购买燃油乘用车补贴 7000 元,分别提高到 2 万元和 1.5 万元。对个人消费者购买 2 级及以上能效或水效标准的冰箱、洗衣机、电视、空
调等 8类家电产品,给予产品销售价格的 15%补贴;对购买 1级及以上能效或水效标准的产品,额外再给予 5%的补贴。赵辰昕表示,此次从超长期特别国债中拿出的 3000 亿元左右资金,其中 1500 亿元左右资金直接下达地方,目的就是更好发挥地方的主动性、创造性,因地制宜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释放消费潜力。在具体操作上,将综合各地区常住人口、地区生产总值、汽车和家电保有量等因素测算,合理确定各地区资金分配规模。
        据介绍,支持地方消费品以旧换新的 1500 亿元左右资金,以及支持设备更新的首批约 500 亿元资金,近日就会下达。同时,将组织新一批设备更新项目申报审核,计划在 8 月底前,将 3000 亿元左右资金全部下达。
(相关链接:https://www.gov.cn/zhengce/202407/content_6964854.htm
 
9.7 30 日)第二批 CCER 方法学征求意见稿发布
        生态环境部发布了第二批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方法学(CCER),具体包括《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方法学 煤矿低浓瓦斯和风排瓦斯利用》与《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方12法学 公路隧道照明系统节能》。这是继去年 10 月发布的首批四个方法学(造林碳汇、并网光热发电、并网海上风力发电、红树林营造)之后对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方法学体系的进一步完善,目前 CCER 项目已延伸至 6 个领域方向。
        据了解,新发布的两个方法学均为所处行业中投资成本高或技术难度大、推广程度低的新型减排项目,满足生态环境部此前强调的择优发布减排效果明显、社会期待高、技术争议小、数据质量可靠、社会和生态效益兼具的方法学这一原则。
(相关链接:https://www.eco.gov.cn/news_info/71266.html
 
<< 上一篇 绿色发展政策动态要闻(2024年9月)
绿色发展政策动态要闻(2024年6月) 下一篇 >>